•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新基建”(全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眼前,从中央和地方的多次部署,到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近期最受舆论关注的概念之一莫过于“新基建”。

    5月7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预计给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投资约2700亿元;到2022年底,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5月8日,广州举办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73个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的重大数字新基建项目集中签约、揭牌。当日签约的新基建项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涵盖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充电桩等领域。

    5月8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新基建加速智能经济到来》。文中,李彦宏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它不仅降低了创业与技术门槛,提升创新速度,助推生产效率,同时创造了大量机会,加速了智能社会的到来。

    当下,中央和地方都在密集部署“新基建”,且重视程度空前。那么,“新基建”到底是什么?它对教育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去聊聊关于“新基建”的话题。

    【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新基建”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对“新基建”有所提及。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20日,“新基建”有了明确定义。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基建”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1、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2、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3、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关于“新基建”,国家发改委特别指出,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为何“新基建”按下“快进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数字孪生城市中心主任张育雄认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

    ①去年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新基建”的有力支撑;

    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信息消费新需求倒逼“新基建”加速发展,信息消费、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等新业态逆势暴发,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大放异彩。

    如果说疫情是发力新基建的直接动因,广阔市场空间是新基建发展的条件,那么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则是新基建时代到来深层次的推手。

    【“新基建”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代表着新的业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疫情冲击和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赋予厚望。“新基建”政策下,也将对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加速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

    “新基建”将改变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智慧教育作为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环境下实施的创新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成为了“新基建”的重点应用场景。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0年3月,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明确将“5G+智慧教育”作为七大5G创新应用工程之一。

    “新基建”要求,基于5G、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打造百校千课万人优秀案例,探索5G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下应用,重点开展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远程督导、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

    指标要求中提到,实现5G高清直播课堂、5G高清视频安防监控、5G AR/VR远程课堂等至少3类5G智慧教育典型应用示范,部署终端数量不少于500个等。构建智慧教育 AI 大脑,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学生体质体能精准画像等功能。

    2、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新基建”涉及七大领域,投资巨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必然带来海量的就业机会。高校的专业设置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必然与之配套。

    以浙江为例,在近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浙江高校共获批50个备案本科专业。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其中,属于“新基建”范畴所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占据了大部分。例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

    同时,撤销了22个本科专业。这些被撤销的专业,大多是传统行业的专业或者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或者与学校的办学特色不相符等原因。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相信随着“新基建”的加快推行,有条件的高校会紧锣密鼓地开设此类相关专业。同时,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可能无限扩大,那么也必然会同时撤销部分专业,以保持学校招生规模的平衡。

    3、对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影响

    从2014年起,浙江、上海开始新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实行新高考改革。基本模式是文理不分,“3+3”模式。从浙江、上海学生选科情况来看,学生弃考物理、化学的现象严重。

    面对“3+3”模式的弊端,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了强制性的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规定了必须选择“物理”的19个门类专业,同时规定可以必选两到三门必考科目。

    什么是“新基建”?它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基建”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这些专业都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科专业,基本上都是需要“物理”选课的。

    这在公布的2020年高校专业选科要求里面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对医学临床类专业,全部要求是“物理+化学”或者“化学+生物”。可见,没有选考“化学”也当不了如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一样的医学专家。

    相信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和这次疫情的后续影响,高校会提出更多要求物理或化学的专业选科要求。

    【结 语】

    当前,新基建方兴未艾,作为新基建重要的应用场景,教育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新基建进程加快,5G、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在教育领域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教育领域的诸多“痛点”有望得到解决。新基建给七大领域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高校专业设置选科要求的变化,将使得学生选科更加理性化。

    编辑 | 阿黎